如何構建智慧城市與困境:這四點要素是根本
2016-07-10 17:18:11 來源: 評論:0 點擊:
自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智慧城市”發展模式逐漸風靡全球,并成為世界范圍內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據悉,我國“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投資總規模達5000億元,撬動了近2萬億元產業機會?,F階段,我國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政務、智慧醫療等智慧城市領域已取得較多成果。
城市建設面臨著基礎設施發展、公共治安以及資源分配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和挑戰,而用技術手段解決這些問題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方式。在一個完善的城市世界,各類智能傳感器的使用以及實時數據分析可以幫助監測信息并洞察一切。
在現實世界中,通過物聯網實現智能互聯城市是有效解決城市諸多問題的可行性方案。諸如新加坡、迪拜以及巴塞羅那已經在這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最近由美國國家首席信息官員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在構建智慧城市方面的步伐較為緩慢,數據顯示僅有五分之一的州政府開始論證物聯網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而相關的建設計劃還均未起步。若要構建智慧城市,有以下四點需要清楚:
1.明晰目的理念
社會各方對智慧城市在未來5年、10年甚至20年是什么樣子都會有自己的討論,匯集這些觀點至關重要,可以讓城市中的每一個參與討論的人都有歸屬感。在確定建筑結構、網絡建設、數據構建以及相關服務和功能時,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的討論,使其更好的了解智慧城市。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要清楚一個城市需要何種功能,譬如應急管理系統、智能路燈控制、無線熱點或是槍擊暴力事件監測等等,考慮詳細避免漏項。也可去借鑒世界其他城市的相關經驗,獲得關于智慧城市的有價值信息。
2.明確主導部門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確定建設計劃、平衡各方利益對能否成功至關重要。明確主導部門,可以使利益各方共同努力,發揮更大作用。譬如交通部門可能會堅持智能交通的主體地位,將路燈控制納入智能交通的范疇,而警察局可能會以通過智能路燈監測槍聲為由將該項目納入治安名下。那么這種情況下,哪個部門來控制資產和預算?都需要考慮清楚。
3.正確處理數據
對于物聯網來說,其中最有價值的資產是產生的數據。但數據隱私和安全是物聯網經久不衰的熱議話題。城市中的每一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行為被跟蹤,影像被泄露。智慧城市建設必須保護相關的數據,并明確調用數據的優先級。特別是當服務商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時,關于數據貨幣化勢必造成商家和市民之間的利益沖突。
4.放手去做
在理想情況下,規劃、市民參與以及多方審查是推動工作前進的有效方式。但在智慧城市建設的現實中,很難真正做到這一點。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物聯網飛速發展,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在充分考量各種客觀因素和討論觀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通過螺旋式前進的過程,而不是完美的規劃來讓城市建設加速前進,為市民創造真正的價值。
總而言之,沒有一個現有的智慧城市會擁有所有答案。即便是當前世界上更為先進的城市也在不斷學習,因為一切都在不斷發展。
分享到:
收藏
